我們明白到要預測市況是非常困難,投資者很容易被一些外在因素影響大家的投資決定,要理性處理實不容易。在這裡我們分享一些投資策略給大家參考。
投資策略簡介
- 按數據分析配合買賣準則
- 按自己的投資取向及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計劃內的股票基金,再配合債券基金及保守基金作出資產配置。
- 每個策略同一期間只持有一隻基金,但成員可分配強積金累算權益於一個或多個策略。
- 優缺點 : 有效提升回報,降低波幅,控制風險; 減低市場持續下跌的損失;機械式操作,無須理會外圍因素;對上落市況有負面影響;需要每月檢視現有基金組合。
投資策略組合:
策略 1 : 北美股票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2 : 國際股票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3 : 康健護理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4 : 香港股票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5 : 歐洲股票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6 : 日本股票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7 : 中華威力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8 : 亞太股票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策略 9 : 65歲後基金 / 香港債券基金 / 保守基金
揀選基金例子
1. 陳先生剛剛出來社會工作不久,認為自己的情況可以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,在強積金方面希望能夠進取一些,以及較為傾向投資於美國市場,所以選擇了北美股票基金作為該策略的股票基金,即策略1。
2. 李小姐三十多歲,已工作了一段時間,累積了一定的強積金資產,希望能夠提高回報作退休之用,但亦不想因為投資於太高風險的基金而承受下跌帶來的壓力,所以選擇了不同地區版塊的股票基金去分散風險,揀選了北美股票基金,國際股票基金,歐洲股票基金及亞太股票基金作為該策略的股票基金, 即策略1, 2, 5, 8 (各25%)。
3. 張先生從2001年已經作出強積金供款,本身亦有多年股票投資經驗,主要投資於美國及香港股票市場,希望強積金可以投資於其他地區的版塊,所以選擇了歐洲及日本股票基金作為該策略的股票基金,即策略 5, 6 (各50%)。
4. 黄女士已接近退休年齡,預計工作多五至十年,退休後計劃分期提取強積金;比較偏向投資於健康護理行業,同時亦希望不要太過進取,所以選擇了康健護理基金及65歲後基金, 即策略3及9 (分配比例為40%及60%)。
*** 以上例子並不是選擇了該股票基金後便直接投資於該股票基金;而是因應該股票基金的策略而每月作出股票基金, 債券基金或保守基金的轉換。
以上例子僅供參考,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投資取向,投資期,風險承受能力,投資分配等因素去選擇基金及策略。我們亦歡迎你與我們討論如何去揀選適合你的基金。
以下是各投資策略的近期表現 :
強積金投資策略 - 不預測市況的投資策略


參考各投資策略的過去表現,請按此。
免責聲明
投資涉及風險。請注意所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意見,亦不得視為銷售邀約或游說招攬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。本網站盡力確保所提供資料乃屬準確及可靠,但對其準確性及可靠性概不作出任何保證,亦毋須就由於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導致之損失或損害負責。本網站中部份資料由資料供應商所獲得或提供。